• 技术文章

    实验室负压真空抽滤装置自动进液功能的原理、构造和使用方法

    2024-06-16 15:45:01  来源:领德仪器
           过去我们使用滤膜法真空过滤装置时,我们需要在放好滤膜并组装好过滤瓶各部分后,手持盛放待过滤液体的容器,缓慢将其倒入过滤杯中,待过滤杯液位快装满时,停止倒液。然后打开抽滤泵的电源开关,使过滤装置产生负压吸引力,随后滤液通过滤膜完成过滤。如果我们需要过滤的液体较多,滤杯一次无法装完,就需要等一杯液体通过滤膜,滤杯空出来之后,实验人员才能继续倒入第二杯液体再次过滤。从上述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看出,这就需要过滤时,有一名操作人员在旁边照看过滤装置,并进行手工操作。
           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,将实验人员宝贵的时间从机械化的工作中释放出来,圣斯特Sciencetool推出了全新的自动进液真空过滤装置。下面我们就以带有自动进液功能的R300A真空过滤装置为例,来介绍其不同于传统过滤装置的构造、工作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。

           通常一套完整的过滤装置需要包含能够产生负压吸引力的抽滤泵、盛放待过滤液体的过滤杯、放置并且在过滤时能够对滤膜起到支撑作用的滤膜放置基座、收集过滤好液体的集液瓶,以及泵管、防倒吸的阻水保护器、观察过滤系统状态的真空表、调节吸力和抽速的调节阀等附件。自动进液真空过滤装置其基本功能也是负压真空过滤,所以R300A也同样包含了上述部件。而不同之处在于额外增加了一组自动进样盖和一组底部凯苏排水口。自动进样盖是安装在过滤杯顶部的,这只盖子上面带有小孔,可以连接进液管;而底部快速排液口则位于真空集液瓶的底部,集液瓶底部侧边带有一个小接口,可以插上排液管,排液管上有密封夹具,其作用是在不排液正常过滤时密闭过滤系统不漏去。
           在了解完其构造够,我们再来观察其具体工作原理。在工作时进液管被沉入待过滤的液体中,滤膜装好后,打开抽滤泵开始抽走真空过滤瓶中的空气。当过滤瓶中空气被抽走,和外部大气形成明显的压力差时,外部大气压就会挤压推动待过滤的液体进入吸液管。液体顺着吸液管流入到过滤杯中,此后的进程就和普通过滤装置一样,在压差的影响下,待过滤液体渗透过滤膜,并流入集液瓶中。当集液瓶的液体达到液位时,使用者可以打开密封夹,将集液瓶内的滤液导出,如果需要保存的可以用专门的容器收集,不需要保存的可以直接让其流入水槽中排走。
           通过上述对工作原理的观察,我们可以发现自动进液真空过滤装置可以实现传统过滤装置的2大使用疼点——需要手动将液体倒入过滤杯中,同时过滤时需要人员在旁照看,当一杯液体滤完时再手动补液;集液瓶满时,需要停下工作,拔出漏斗,倒出瓶内液体,重新组装好再次过滤。自动进液过滤室滤液自动吸入过滤杯,同时当集液瓶满后松开夹具就可以快速导出瓶内滤液,整个过程不需要终端过滤工作。无论是无需照看的液体自动吸入,还是快速排液,都能够释放操作人员的时间,提升工作效率。下面我们在来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:
    1.盖上自动进液杯盖(白色,上面有3个带硅胶帽的小孔),打开盖子上的其中一个硅胶小帽,将进液管的一端套在接口处,另一端放入待过滤液体中,管口自然沉入底部即可。注意多用途杯盖需要盖紧密,另外2个不用的接口硅胶小帽也需要盖紧不漏气。
    2. 将黄色的底部排液管连接在抽滤瓶底部的排液口上,将密闭夹具夹在管路中间任意位置。
    3.完成前期准备步骤后,请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连接正确,包括:抽滤杯和基座是否旋卡到位、真空泵管与真空泵连接处、真空泵管与配套使用的设备连接处、真空调节阀旋钮是否旋紧、塑料缓冲杯与表头是否旋紧,确保以上各处无漏气。
    4.接通电源,打开真空泵上面的电源开关,从位置“0”拨到位置“1”,通电后真空泵启动。
    5.液体开始吸入过滤杯中,并通过滤膜。
    6.工作过程中,可通过左右旋转银色的真空调节阀旋钮,来释放一部分压力,并起到调节真空度大小和过滤速度快慢的目的。
    7.当过滤结束时,或者集液瓶快满时,打开排液管的夹具,导出瓶内液体。
    留言
    郑碧君
    谷瀑服务条款》《隐私政策
内容声明:谷瀑为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,谷瀑(含网站、客户端等)所展示的商品/服务的标题、价格、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由店铺经营者发布,其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。谷瀑提醒您购买商品/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,如您对商品/服务的标题、价格、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,请在购买前通过谷瀑与店铺经营者沟通确认;谷瀑上存在海量店铺,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/侵权信息,请在谷瀑首页底栏投诉通道进行投诉。